专注于WEB前端开发, 追求更好的用户体验, 更好的开发体验 [长沙前端QQ群:234746733]

开发

  • doctype声明、浏览器的标准、怪异等模式

    / 分类: 开发 / 8 Comments

    群里看到一个面试题,doctype 标准(严格)模式(Standards Mode)、怪异(混杂)模式(Quirks Mode),如何触发,区分他们有何意义?
    而且据说是笔试题,汗。

    现在对做题比较感兴趣,so整理份答案(不保证满分。而且如果我做笔试题,每天打字,很多汉字都写不出了,只能让考官看拼音了。。虽然能答出个一二,但肯定没此文详细了):

    触发标准模式

    1、加DOCTYPE声明,比如:
    <!DOCTYPE html PUBLIC "-//W3C//DTD XHTML 1.1//EN" "http://www.w3.org/TR/xhtml11/DTD/xhtml11.dtd">
    <!DOCTYPE HTML PUBLIC "-//W3C//DTD HTML 4.01//EN" "http://www.w3.org/TR/html4/strict.dtd">
    <!DOCTYPE html>
    2、设置X-UA-Compatible触发。

    触发怪异模式

    1、无doctype声明、定义旧的HTML版本(HTML4以下,例如3.2)
    2、加XML声明,可在ie6下触发
    <?xml version="1.0" encoding="utf-8"?>
    <!DOCTYPE ...>
    3、在XML声明和XHTML的DOCTYPE之间加入HTML注释,可在ie7下触发
    <?xml version="1.0" encoding="utf-8"?>
    <!-- keep IE7 in quirks mode -->
    <!DOCTYPE ...>
    5、<!--->放在<!DOCTYPE前面

    IE8有4种模式:IE5.5怪异模式、IE7标准模式、IE8几乎标准模式、IE8标准模式

    X-UA-Compatible设置对IE8模式的影响:
    1、设置X-UA-Compatible meta

    IE=5、IE=6(介于5、6之间的任意数字,比如5.987654321):触发IE5怪异模式(无论页面是否有DOCTYPE)
    IE=7(7<= 值 <8):强制IE7标准(无论页面是否有DOCTYPE)
    IE=EmulateIE7:遵循DOCTYPE(有DOCTYPE-IE7标准;无DOCTYPE-IE5怪异模式)
    IE=EmulateIE8:遵循DOCTYPE(DOCTYPE-IE8几乎标准模式(或IE8标准模式);无DOCTYPE-IE5怪异模式)
    @see: http://blogs.msdn.com/b/ie/archive/2008/08/27/introducing-compatibility-view.aspx
    IE=8、IE=Edge、IE=99、IE=9.9(大于等于8的):有doctype-使用几乎标准模式,或IE8标准;无doctype-IE8标准。
    无X-UA-Compatible、IE=IE8、IE=IE7、IE=a、把X-UA-Compatible写在<link>或<script>标签后:判断"X-UA-Compatible HTTP Header"。

    注1:把X-UA-Compatible写在<link>或<script>标签下面,X-UA-Compatible的设置无效。
    注2:页面、服务器HTTP Header都设置了X-UA-Compatible的情况,使用页面的X-UA-Compatible设置。页面无X-UA-Compatible,才使用HTTP Header设置的值。
    注3:几乎标准模式的意思和触发,下面的"Almost Standards Mode"有说明。
    注4:IE=xx的值,ie会尝试xx转换为最接近的值。比如:IE=7.789 -> IE=7;介于5、6之间的->IE=5;大于等于8的->IE=8。
    注5:IE=4、IE=3、IE=0.1、IE=-7 这些小于5的,包括类似IE=IE8、IE=IE7、IE=IE6、IE=a、IE=b、IE=bcd,和无X-UA-Compatible一样一样滴。可以理解为X-UA-Compatible设置了无效的值,所以跳过这里了。

    IE X-UA-Compatible的一些说明:http://expression.microsoft.com/en-us/dd835379

    2、设置X-UA-Compatible HTTP Header

    IE=5、IE=6: 触发IE5怪异模式(无论页面是否有DOCTYPE)
    IE=7(7<= 值 <8): 强制IE7标准(无论页面是否有DOCTYPE)
    IE=EmulateIE7: 遵循DOCTYPE(有DOCTYPE-IE7标准;无DOCTYPE-IE5怪异模式)
    IE=EmulateIE8:遵循DOCTYPE(DOCTYPE-IE8几乎标准,或IE8标准;无DOCTYPE-IE5怪异模式)
    IE=8、IE=Edge、IE=99、IE=9.9(大于等于8的):有doctype-使用几乎标准模式(或IE8标准);无doctype-IE8标准。
    注:设置了X-UA-Compatible(meta或http header)后,会覆盖客户端的兼容性视图设置。会强迫(优先)使用X-UA-Compatible设置的模式
    无X-UA-Compatible、IE=IE8、IE=IE7、IE=a、还有上面注5里面提到的:首先判断"兼容性视图",有"兼容性视图"的设置(doctype-IE7标准,无doctype-IE5怪异模式);未设置"兼容性视图",有DOCTYPE-遵循doctype,无doctype-IE5怪异模式。

    IE9有7种模式: IE5.5怪异模式、IE7标准模式、IE8几乎标准模式、IE8标准模式、IE9几乎标准模式、IE9标准模式、XML模式

    IE9和IE8大体上差不多:
    X-UA-Compatible
    IE=(0<= 值 <7) - 触发怪异模式(无论页面是否有DOCTYPE),注:这里的怪异模式和IE8下的有点不同,测试发现"-"、"_"这两个css hack符号,IE8怪异下是都识别的,IE9怪异下不识别"-"。
    IE=7(7<= 值 <8) - 强制IE7标准(无论页面是否有DOCTYPE)
    IE=8(8<= 值 <9) - 强制IE8标准,有doctype-使用IE8几乎标准模式(或IE8标准),无doctype-IE8标准
    IE=EmulateIE7、EmulateIE8 和上面IE8的情况一样
    IE=9、IE=Edge(值 >=9 ) - 有doctype-使用几乎标准模式(或IE9标准)。和IE8一样,靠doctype来选择IE9几乎标准,或IE9标准模式;无doctype-IE9标准。
    IE=(值 <0)、IE=IE8、IE=IE7、IE=IE6、IE=a、IE=b、IE=bcd、IE=xxx类似这样不靠谱的、或把X-UA-Compatible meta写在<link>或<script>标签后的,这些情况和无X-UA-Compatible是一样的:首先判断"兼容性视图",有"兼容性视图"的设置(doctype-IE7标准,无doctype-怪异模式);未设置"兼容性视图",有DOCTYPE-遵循doctype,无doctype-怪异模式。

    X-UA-Compatible的特殊写法

    msdn上面提到了X-UA-Compatible值设置成"IE=9; IE=8; IE=5"这样的,意思就是优先最前面的IE9,没IE9就用IE8,没IE8就IE5,并且并不推荐在生产环境下使用。
    触发Google Chrome Frame:<meta http-equiv="X-UA-Compatible" content="chrome=1">
    可以和IE的X-UA-Compatible混搭:比如:<meta http-equiv="X-UA-Compatible" content="IE=edge,chrome=1">。这样写的好处:可以让ie在最好的渲染方式下渲染页面。
    "IE=edge,chrome=1",可以写成"chrome=1,IE=edge"、"chrome=1; IE=edge"。

    几乎标准模式(Almost Standards Mode)

    Firefox 1+、Safari、Chrome、Opera(从7.5开始)和IE8/IE9增加了一个"几乎标准模式",它实现传统的表格单元格的垂直尺寸(没有严格的遵照CSS2规范)。
    意思就是,比如下面的代码:
    <table style="border:1px solid blue;" cellspacing="0">
    <tr><td><img style="border:1px solid red" width="364" height="126" src="http://www.google.com/images/logos/ps_logo2.png"/></td></tr>
    </table>
    比如在IE7标准模式下,图片底部和table是没空白的;"几乎标准模式"下,图片底部和table也是没空白的;而较新的浏览器在标准模式下图片底部和table会有个空白。
    @see:https://developer.mozilla.org/en/Images,_Tables,_and_Mysterious_Gaps

    下面的DOCTYPE都可触发IE8标准模式:
    <!DOCTYPE html PUBLIC "-//W3C//DTD XHTML 1.0 Strict//EN" "http://www.w3.org/TR/xhtml1/DTD/xhtml1-strict.dtd">
    <!DOCTYPE html PUBLIC "-//W3C//DTD XHTML 1.1//EN" "http://www.w3.org/TR/xhtml11/DTD/xhtml11.dtd">
    <!DOCTYPE HTML PUBLIC "-//W3C//DTD HTML 4.01//EN" "http://www.w3.org/TR/html4/strict.dtd">
    <!DOCTYPE html>
    触发IE8几乎标准模式:
    <!DOCTYPE HTML PUBLIC "-//W3C//DTD HTML 4.01 Transitional//EN" "http://www.w3.org/TR/html4/loose.dtd">
    <!DOCTYPE HTML PUBLIC "-//W3C//DTD HTML 4.01 Frameset//EN" "http://www.w3.org/TR/html4/frameset.dtd">
    Mac IE5、IE6/7、Opera(<7.5)和Konqueror无几乎标准模式(它们没有严格遵循CSS2规范,实际上,它们的标准模式更接近几乎标准模式)。HTML5把这种模式叫“受限怪异模式(limited quirks mode)”。

    IE、op、ff下几乎标准模式的相关文章:
    http://blogs.msdn.com/b/ie/archive/2010/03/02/how-ie8-determines-document-mode.aspx
    http://www.opera.com/docs/specs/doctype/
    https://developer.mozilla.org/en/Mozilla's_DOCTYPE_sniffing

    XML模式 - application/xhtml+xml Content


    Firefox、Safari、Chrome和Opera中,HTTP头设置了MIME-type(Content-Type为application/xhtml+xml时),会触发XML模式。在XML模式中,浏览器会严格地以XML解析XHTML文档(很严格,用过W3C的xhtml验证的同学应该明白,比如"&"要用"&"+"amp;"、<br>要用 <br />)。
    任何一个XHTML文档的解析错误会导致停止解析,FF/SF/CH/OP会直接报XML解析错误,IE9可以在开发人员工具的console里面看到报错。
    MacIE5、IE6/7/8不支持application/xhtml+xml。
    发现IE9下使用此模式,doctype是无所谓的,<html xmlns="http://www.w3.org/1999/xhtml"> 这句命名空间必须的,没设置命名空间css会以文本解析而失效。
    同时XML模式下,X-UA-Compatible的设置将会无效。
    @see: http://www.w3.org/TR/html5/namespaces.html

    参考:


    http://hsivonen.iki.fi/doctype/#handling
    秦歌的译文:http://dancewithnet.com/2009/06/14/activating-browser-modes-with-doctype/

    总结:

    X-UA-Compatible只有IE>=8才识别,所以他们可以用doctype声明、X-UA-Compatible、兼容性视图设置来改变模式。
    IE6/7却依靠DOCTYPE来改变标准或怪异模式,类似这些低版本的浏览器下的标准模式,接近与“先进”浏览器下的几乎标准模式,因为它们都没有严格遵循CSS2规范。并且他们同样在标准模式下,各自的渲染还是是有差别的。没差别就不会有css hack的诞生。
    IE6-IE9下,怪异模式都在IE5.5下。
    不需要写X-UA-Compatible,用css也完全可以搞定各个版本IE的解析不同。

    模式、版本不同,不仅仅css解析不同,js的解析也有不同。
    了解浏览器解析模式的不同,可以避免我们辛苦写出的标准代码被怪异所残害。
    让开发者更注重遵循标准,无论在生产效率还是在协作、沟通上都有好处滴。
    现在几乎人人都用标准的doctype来声明文档,所以纠结标准、怪异模式对工作的影响不太大。

    Henri Sivonen文章里有2处我测试有误:
    1、IE=8 或 IE=Edge 或 IE=99 或 IE=9.9:进入“几乎标准模式”
    2、IE=IE8 或 IE=IE7 或 IE=a 或 IE=EmulateIE8 或没有或首先出现 script:进入”X-UA-Compatible HTTP头”
    不同之处,我上面已经说的比较详细了。

    以上说的东西全部经过本人亲测,win7 sp1 en 下的ie8,测试完毕装的IE9,都是原版。
    想自己测试结果的同学可以,使用我之前写的用css检测浏览器的文章:https://xhl.me/archives/browser_detector/ 来做测试,先装win8在装IE9,然后http头部分用程序或配置服务器来设置。代码修修改改,测了我一晚上。。
    推荐看看秦歌的译文,涉及了更多的知识,写的更全面。我这里只针对IE8/IE9的渲染模式做了个测试。

  • google css、js实现的动画 logo

    / 分类: 开发,实践 / No Comments

    google纪念玛莎·葛兰姆的logo,一大早就听群里面讨论,也许这个logo创意不错,得到大家的热捧。晚上抽空研究了下google的实现方法,此次的logo利用css的背景图定位+js实现。

    自己找了个gif图改成css sprite背景图,做了个演示:查看
    google的那个logo动画:查看

    css、js部分其实不难,不过话说google攻城师的水平真不错。难点是把原始动画制作成CSS Sprites的部分,要规划好:如何才能用最小的图实现这个动画,如果仅仅单纯把动画里每帧的图铺起来,那意义就不是很大了。下面是注释过的js部分:

    (function() {
    	var K = {
    		get:function(I){
    			return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I);
    		},
    		create:function(T){
    			return document.createElement(T);
    		},
    		remove:function(E){
    			return E && E.parentNode && E.parentNode.removeChild(E);
    		},
    		on:function(E, N, FN){
    			E.addEventListener ? E.addEventListener(N, FN, !1) : E.attachEvent("on" + N, FN);
    		}
    	},
    	//把每个div的left、top、width、height信息存在js数组里
    	coords = [
    		[1, 6, 70, 74], [10, 4, 70, 76], [10, 4, 69, 76], [9, 4, 69, 76], [8, 4, 70, 76], [8, 5, 69, 75], [8, 6, 68, 74], [7, 6, 69, 74], [6, 7, 69, 73],[6, 6, 69, 74, 1], // 这里多了个值,表示下面开始调用背景图的下一行了
    		[5, 6, 69, 74], [4, 6, 70, 74], [4, 6, 70, 74], [3, 6, 70, 74], [2, 6, 70, 74], [1, 6, 70, 73], [1, 6, 70, 74], [1, 6, 70, 74], [1, 7, 70, 73], [1, 7, 70, 73, 1], [1, 6, 70, 74], [1, 6, 70, 74], [1, 7, 70, 74], [1, 7, 70, 74], [1, 6, 70, 74], [1, 6, 70, 74], [1, 6, 70, 74], [1, 6, 70, 74], [1, 6, 70, 74], [1, 6, 70, 74, 1], [1, 6, 70, 74], [1, 6, 70, 74], [1, 6, 70, 74]
    	],
    	length = coords.length, num, repeatX, repeatY, rowHeight, timer = -1,
    	logoId = K.get("hplogo"),
    	nav = function() {
    		alert("跳转页面");
    	},
    	draw = function() {
    		var arr = coords[num];
    		if ( logoId && arr[0]) {
    			var b = K.create("p");
    			b.id = "hplogo" + num;
    			b.style.left = arr[0] + "px";
    			b.style.top = arr[1] + "px";
    			b.style.width = arr[2] + "px";
    			b.style.height = arr[3] + "px";
    			b.style.backgroundPosition = - repeatX + "px " + - repeatY + "px";
    			b.onmousedown = nav; //for IE、opera 点击涂鸦跳转
    			arr[3] > rowHeight && ( rowHeight = arr[3]); //记录当前背景片段所在行的高度(sprite图片中)
    			//如果有arr[4],就表示开始调用背景图的下一行了,背景图的y坐标就需要 + 上一行的高度;背景x坐标当然要重置为0了, rowHeight当然也重置为0。
    			//如果没有arr[4],表示还在调用同一行的背景图,那么只需要增加x坐标的位置就OK了。
    			arr[4] ? ( repeatX = 0, repeatY += rowHeight, rowHeight = 0) : repeatX += arr[2];
    			logoId.appendChild(b);
    
    			//本动画比google 动画简单,上一帧图像没有用途,所以直接隐藏掉了,google的那个这句就没必要了
    			num != 0 && (K.get("hplogo"+(num-1)).style.display="none");
    
    			++ num;
    
    			//num < length && ( timer = setTimeout( draw, 83)); //播放1次
    
    			timer = setTimeout( draw, 120); num === length && init(); //循环播放
    		}
    	},
    	init = function() { //加载sprite图片完成,开始涂鸦
    		rowHeight = repeatY = repeatX = num = 0; //变量值初始化
    
    		//下面的代码起到循环播放的作用;只播放一次,可以删掉
    		timer != -1 && (clearTimeout( timer), timer = -1);
    		for (var a = 0; a < length; ++a) {//如果已经添加了动画div,就移除
    			K.remove(K.get("hplogo" + a))
    		}
    		draw(); // 开始涂鸦
    	};
    	//加载完成后才绘制动画
    	var bg = K.create("img");
    	K.on(bg,"load",init);
    	bg.src = "sprite.png"
    })();

    对比这个葛兰姆logo,我更喜欢“罗伯特·本生诞辰200周年”的logo,利用canvas、css、js。

    verne,这个也还可以,支持css3的浏览器使用transform来做动画,不支持css3使用position来定位实现。

    围观更多logo:http://www.google.com/logos/index.html

  • as3 unescape 转义后的unicode中文

    / 分类: 开发 / No Comments

    比如在php里,json_encode后的中文就被转成前面是反斜线开头的unicode形式,比如“汉字”->\u6c49\u5b57。
    在as3里unescape解码的是%u6c49%u5b57这样的百分号开头形式。
    所以需要替换json字符串里面的\u->%u。

    PHP里面:
    $str = preg_replace("/\\\\u/u", '%u', $str);
    而AS3里面:
    str = unescape(str.replace(/\\\u/g, '%u'));

  • html5、css3模版 K Blue for typecho、sablog-x、wordpress

    / 分类: 开发,实践 / 56 Comments

    sablog转换成typecho了。sablog仍然保留,感觉sablog的速度那是相当的快,舍不得啊,就是加独立页面麻烦些。typecho虽然慢了点,但是制定比较方便。两个都是优秀的程序,两个都用。

    新制作的模版用html5、css3,使用了css3的很多效果: Border Radius、Box Shadow、Text Shadow、RGBA、Transitions、Gradients,还有目前只有webkeit内核支持的text-stroke。

    基于蓝色调的,所以命名:K Blue
    特点:
    1、基于html5、css3,使用了很多css3的特性。在实现css3效果的同时尽可能的让其他浏览器保持效果一致。
    2、此风格没有使用一张图片,一个小图标是base64存在css里面,令一个是头部的高亮,cr、ff可以直接渲染,op需要svg,但是还是不能打到满意的效果,所以为ie9/8、op准备了一个base64的图。由于ie6/ie7不支持data uri,MHTML在这里也显得没必要,就设置ie6/ie7使用默认样式了,效果差距不太大。所以这个模版,无论那种浏览器,加载页面的样式只有一个css的连接数。
    3、由于各浏览器对css3的支持不同,按显示效果由好到差:chrome/safari>firefox3+>oprea>ie9>ie8>ie6/ie7
    G1、G2这样的比较绚的效果只做了chrome/safari下的,原因:ff也可以实现这个效果,但是渲染不流畅。其他浏览器只能尽可能实现类似的感觉了。
    4、html用的html5,但ff2不支持html5标签,所以ff2下会变形,解决方法也是有的,只是比较麻烦,用ff的人应该也不会像IE6那么根深蒂固,该升级的应该都升级了吧。再者这个是个人博客,不是大众网站,所以不考虑ff2了。
    5、经过检测的浏览器:chrome10、safari5、firefox3.6、ff4、k-meleon、ie9、ie8、ie7、ie6
    6、很多细节都做了,不全部阐述了,用chrome/safari浏览你会发现那是相当滴帅气。

    注意:
    首页调用了指定分类的内容,如果没有该分类肯定就有问题,index.php
    <h2 class="tit"><?php _e('开发'); ?></h2>
    <h2 class="tit"><?php _e('工具'); ?></h2>
    这两行下面的<ul>...</ul>里面的php语句。我这里调用的是mid= 6、7分类下面的文章(Widget_Archive@7、"mid= 7")。你的应该和我的不同,需要自己修改自己的分类id。令需要安装随机日志插件

    K Blue、K Blue G1、K Blue G2的区别:
    K Blue :基础简洁版,背景色是灰色的过度,背景无彩色圆。
    K Blue G1 : 跟"K Blue"类似,背景色加上了26个彩色的圆。
    K Blue G2 : 暗色调,背景色是黑色加上了26个彩色的圆。

    演示:
    K blue 基本版演示
    K blue G1演示
    K blue G2演示
    G1、G2还有几种显示方式,演示页面有说明(请用chrome、safari体验)。所以这次相当于发布了几个模版了。。

    下载:

    K blue 基本版for Typecho 0.8 (2011-01-06更新)
    地址2 mega
    K blue 基本版for Sablog-x 2.0 Beta(20100802) (2011-02-17更新)
    K blue 基本版for WordPress 3.0.5 (2011-02-20更新)
    Change: 链接文字、底部列表动画;数字分页动画;增加sablog、wordpress版。
    Note: te、sa、wp的sidebar请自己diy。

    非常感叹css3的强大,用chrome/safari看下面的K blue G2演示链接,就明白了,背景里的那些渐变的圆都是css3的效果,而且按照百分比排列。以前做到这样的效果需要做一张很大的图去实现,这张图要足够大,否则宽屏下面就有问题,但是这里无论你的显示器多宽,它们还是按照比例排列。可惜目前只有webkeit支持的比较好,firefox虽然也可以,但是滚动页面时很不流畅。另外,头部的高亮也是css3的效果。

    G1、G2的背景那里我做了很久,一共添加了26个渐变的圆形,而且尽量做出随机的感觉。其实是一个一个排出来的。喜欢前端开发的同学可以看看。

    另外我下的svn最新打包版0.8 | 10.8.15,附件不能上传。看了下是js报错,解决办法:编辑admin/file-upload-js.php,编辑:142行,post_params: {"cid" : <?php $fileParentContent->cid(); ?>}, 注意后面的","号。

  • PHP 读取大文件的X行到Y行的内容

    / 分类: 开发,实践 / 5 Comments

    最新写了个小程序,需要读取一个文件的几行内容,但是文件比较大,所以研究了下PHP读取大文件的几行内容的方法,写了一个方法,代码如下(加了注释):

    //返回文件从X行到Y行的内容(支持php5、php4)
    function getFileLines($filename, $startLine = 1, $endLine=50, $method='rb') {
    $content = array();
    $count = $endLine - $startLine;
    if(version_compare(PHP_VERSION, '5.1.0', '>=')){// 判断php版本(因为要用到SplFileObject,PHP>=5.1.0)
    $fp = new SplFileObject($filename, $method);
    $fp->seek($startLine-1);// 转到第N行, seek方法参数从0开始计数
    for($i = 0; $i <= $count; ++$i) {
    $content[]=$fp->current();// current()获取当前行内容
    $fp->next();// 下一行
    }
    }else{//PHP<5.1
    $fp = fopen($filename, $method);
    if(!$fp) return 'error:can not read file';
    for ($i=1;$i<$startLine;++$i) {// 跳过前$startLine行
    fgets($fp);
    }
    for($i;$i<=$endLine;++$i){
    $content[]=fgets($fp);// 读取文件行内容
    }
    fclose($fp);
    }
    return array_filter($content); // array_filter过滤:false,null,''
    }

    Ps:
    上面都没加"读取到末尾的判断":!$fp->eof() 或者 !feof($fp),加上这个判断影响效率,自己加上测试很多很多很多行的运行时间就晓得了,而且这里加上也完全没必要。

    从上面的函数就可以看出来使用SplFileObject比下面的fgets要快多了,特别是文件行数非常多、并且要取后面的内容的时候。fgets要两个循环才可以,并且要循环$endLine次。

    此方法花了不少功夫,测试了很多中写法,就是想得出效率最高的方法。哪位觉得有值得改进的欢迎赐教。

    使用,返回35270行-35280行的内容:

    echo '<pre>';var_dump(getFileLines('test.php',35270,35280));